【禪宗公案04】
世尊一日陞座。大眾集定。文殊白椎曰。諦觀法王法。法王法如是。世尊便下座。
眾看官且參參看:文殊菩薩鳴槌開堂,為什麼他才說一句話,世尊為便下座了?
【禪宗公案04:解疑提示】
世尊有一天陞座,大家以為他要授課說法了。等大家坐好以後,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就拿一塊木頭響板,在桌子上用力一拍,啪!他說:「大家仔細觀察,釋迦牟尼佛所證到的法,就是這樣了。」
這裡的「白椎」,古時候代表一種會議的儀式,也就是鳴槌而白事,後來佛法道場把開堂稱之為「白槌」,也就是藉由鳴槌一下,令群眾安靜,才開始發言。「法王」是指世尊;世尊一看,唉呀!我都還沒有講話,文殊師利菩薩就把我要講的法都講完了,既然如此,我還有什麼好講的呢?所以「世尊便下座」,佛陀便下課了。
那這個「法」在那裡?文殊師利又講了什麼?啪!「諦觀法王法,法王法如是。」你們參參看!這個時候,文殊師利講了什麼「法」?為什麼世尊聽完便下座了呢?因為他把世尊要講的「法」都講完了!什麼「法」被他講完了? 你們自己去體會!
有關這個公案的註解很多,我們只看最後一行。
【註解】
雲門云:且道非非想天,今有幾人退位,過此更參三十年。
我們前面曾經提過,釋迦牟尼佛修了非非想定三年,知非亦捨。雲門禪師這就說了:「且道非非想天,今有幾人退位?」「雲門」,是禪宗六祖之後「一花五宗」之一。當年六祖惠能大師傳了許多徒弟,後來成立了臨濟、曹洞、法眼、潙仰、雲門等五個宗派。雲門發現:很多人學佛法,都是陷在非非想天裡面,整天在「想入非非」。他說:你們看現今學佛之人,那一個人知道「非非想天,知非即捨」啊!那一個人肯從這個「定」的境界退下來?
各位自己也觀察看看,現今標榜佛法正宗,正式掛牌做生意的,到底賣的是什麼?「且道非非想天,今有幾人退位」?先別說「非非想定」現代人是否能夠修得成?我看大部份都在「胡思亂想」之中啊!「過此更參三十年」,嘿!嘿!好好的做功夫啊!若你不肯退位,成天就在那邊「非非想」,不要講參三十年,參幾輩子也參不透呀!